红牛在匈人赛道推出新前翼,应对练习赛挑战
红牛车队继续为其赛车在匈牙利大奖赛中进行升级,推出了一款新的前翼设计,该设计专门针对匈人赛道(Hungaroring)的特定挑战。
此前的比利时大奖赛(Belgian Grand Prix)中,车队已对其上部翼片设计进行了调整,而此次的更新延续了这一新的设计方向,旨在匹配车尾所采用的下压力水平。
似曾相识,但细微之处不同
如上图所示,红牛在第一次自由练习赛(FP1)中采用了分车测试策略:角田裕毅(Tsunoda)使用了旧规格的前翼(下方的翼片),而维斯塔潘(Verstappen)则测试了新配置。从翼片几何形状来看,新旧规格的差异非常明显,虚线代表了后缘的形状,不仅中心部分的翼片弦长显著增加,整个翼片几何形状也因此得到改变。
这一变化不仅会影响前翼产生下压力的方式和位置,还会改变翼片展向上的气流分布,从而影响其与其他气流结构(如翼片外侧产生的侧向气流)的相互作用。
与在匈牙利使用的规格相比,在比利时使用的规格的明显区别在于后缘采用了全长度的“Gurney flap”(格尼襟翼),并且翼片弦长也可能有所增加。这些改变将有助于平衡赛车的前后配重,因为车队选择使用其高下压力的尾翼配置,并辅以高下压力的双层束翼(beam wing)设计。
车队还可选择在本站比赛中使用更大的前刹车导管进出口设计,该设计已通过赛车展示文件公布,因为在此赛道上提高冷却效率尤为重要。
对于整体冷却套件而言也是如此,车队在FP1期间使用了最大的后部出风口和散热格栅设计,以将动力单元及辅助设备保持在所需温度。
维斯塔潘称FP2后红牛赛车“什么都不奏效”
由Thomas Maher补充报道
对于红牛车队而言,匈人赛道的周五表现充满挑战。角田裕毅是唯一一位在第二次自由练习赛(FP2)中进入前十名的车手,但他的成绩比迈凯伦车队的兰多·诺里斯(Lando Norris)的 최快 圈慢了八分半。而维斯塔潘则仅排名第14。
维斯塔潘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形容RB21赛车在FP2期间“难以驾驭”,并对赛车表现表达了担忧。
他告诉包括PlanetF1.com在内的媒体:“今天非常艰难。抓地力感觉很差,赛车也完全没有平衡,所以很难说具体问题是什么。什么都好像不起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连夜研究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这不是我们的周末。”
当被问及红牛是否经常出现开局不利但随后能够反弹的情况时,维斯塔潘补充道:“我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但今天的表现相当糟糕。我们首先需要真正了解问题出在哪里,以及是什么导致了赛车出现如此大的问题。迈凯伦看起来状态很好,他们表现出色,但当然,我希望离第三名能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