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尔匈牙利站杆位背后的五大因素
一级方程式赛车(F1)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运动,匈牙利站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尽管迈凯伦车队在本周末表现出色,但风向的突然改变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使得查尔斯·勒克莱尔(Charles Leclerc)最终夺得了杆位。
风向变化:关键转折点
比赛中的风力从Q2的1-1.4公里/小时的微风,在Q3变成了2-2.5公里/小时,甚至出现高达3.3公里/小时的阵风。更重要的是,风向在90-120度之间变化,在关键弯道处,顺风变成了侧风或切风,而在其他弯道则成为顺风。
这些变化使得驾驶条件截然不同。迈凯伦车队的奥斯卡·皮亚斯特里(Oscar Piastri)和兰多·诺里斯(Lando Norris)似乎在应对这些变化时遇到了困难,显得有些惊慌失措,而勒克莱尔则能够更加大胆地发起进攻。特别是法拉利赛车,在关键弯道中的稳定性表现优于迈凯伦。
尽管担心正赛中后轮胎的磨损,法拉利在排位赛中优化了赛车的平衡性。更多的转向不足(understeer)设置,这在风力条件下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从而使勒克莱尔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