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电影导演揭秘如何重现罗曼·格罗斯让的惊魂事故
真实感是关键
电影《F1:极速狂飙》的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强调,重现这项运动中最具戏剧性的时刻,真实感至关重要。他要求特效团队“超越极限”,最终的特技效果超出了预期,并向真实的F1事故致敬。该片目前全球票房已达6.09亿美元。
为何重要
该片制作团队致力于追求极致的真实感,旨在捕捉F1运动的强度与危险。这场以真实事件为灵感的中心撞车场景,是电影叙事的核心,推动着戴姆森·伊德里斯饰演的约书亚·皮尔斯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桑尼·海耶斯的角色发展。
事故重现
- 数月准备: 涉及皮尔斯赛车飞越蒙扎赛道护栏并起火的惊险高速撞车场景,需要 extensive planning。
- 拍摄地点: 英国的布兰兹·哈奇赛道被用作蒙扎标志性弯道的替身。
- 技术挑战: 特效总监基思·道森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高压氮气装置将赛车发射60-70米,目标是在发射点达到120英里/小时的速度,这模仿了亚历克斯·佩罗尼的真实事故。
意想不到的结果
科辛斯基在首次测试未达标后,鼓励道森“加大压力”。这导致赛车发射距离超过100米,远远超出计划目标,最终坠入树林。科辛斯基指出,这样的实拍电影制作中的意外惊喜,往往能带来比预期更丰富的内容。
车手建议
撞车后火光冲天的场景,以及桑尼·海耶斯冲向赛车的画面,直接受到了罗曼·格罗斯让惊险事故的启发。饰演约书亚·皮尔斯的戴姆森·伊德里斯本人咨询了格罗斯让,以了解经历此类撞车的心理和身体感受,确保了描绘的尊重与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