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城测速点:排位赛谁最快?
新闻摘要
墨西哥城高海拔赛道对F1车队构成挑战。排位赛中,卡洛斯·塞恩斯(威廉姆斯)在测速点最快,诺里斯获得杆位。正赛策略围绕轮胎管理和高海拔适应展开。迈凯伦在轮胎衰减上或有优势,红牛需克服热控难题。
海拔2,285米的墨西哥城赛道(Autódromo Hermanos Rodríguez)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约25%,给F1车队带来了独特的挑战。空气密度降低显著影响引擎动力、下压力、空气阻力和冷却系统,需要对赛车进行精确调校并制定周全的策略。
为什么重要:
- 高海拔环境对赛车调校的精度和车手的适应性要求极高,车队必须密切监控动力单元的表现。
- 排位赛中记录的最高速度能反映赛车的空气阻力水平,但由于墨西哥赛道长直道上的强大尾流效应,这些速度并不直接预示正赛表现。
细节:
- 测速点最快:卡洛斯·塞恩斯(威廉姆斯车队)在墨西哥城长直道末端的测速点录得最快速度,排位赛中以第七名完赛。这与其赛车(FW47)在最高速度方面的优势相符。
- 诺里斯的速度:杆位得主兰多·诺里斯的最高时速(349.8公里/小时)位列第十,这反映了迈凯伦MCL39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上的相对高阻力特性。
- 下压力与热量控制:下压力水平将极大地影响轮胎的温度控制和衰减,而这正是红牛车队本周末据报比迈凯伦和法拉利更感棘手的问题。这可能为诺里斯在正赛中带来理论上的优势。
正赛策略展望:
- 倍耐力观点:倍耐力轮胎负责人马里奥·伊索拉指出,没有车手为正赛保留两套中性胎,这表明单停策略将是主流。
- 中性胎的多用途性:中性胎(C4)是最具通用性的选择。车手可以选择延长第一段(第42-48圈)后再换上软胎,或者如果C4的性能下降过快,则在第26-32圈之间更换硬胎。
- 软胎起步:使用软胎起步能提供初期抓地力,但在燃油负荷较高时,需要谨慎管理节奏。
- 两停策略的可行性:理论上,两停策略(软胎-中性胎-软胎)的总比赛时间相似,但由于超车困难以及进站可能导致的赛道位置损失,在实际比赛中可行性较低。
下一步:
正赛结果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轮胎的管理以及车队如何适应高海拔的独特条件。迈凯伦在轮胎衰减方面的潜在优势以及诺里斯的杆位,为一场精彩的较量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红牛车队继续在高海拔条件下挣扎于热量控制之际。
原始文章 :https://f1i.com/news/552040-mexico-city-speed-trap-who-is-the-fastest-of-them-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