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最新资讯

迈凯伦墨西哥称霸:诺里斯杆位速度,维斯塔潘为何落后?

迈凯伦墨西哥称霸:诺里斯杆位速度,维斯塔潘为何落后?

新闻摘要
墨西哥城F1排位赛爆冷:迈凯伦诺里斯夺杆,维斯塔潘轮胎问题居五。高原独特环境使迈凯伦优化调校,红牛则受制于后胎衰减。该结果凸显了高海拔赛道轮胎管理和赛车平衡的关键作用,预示着一场不可预测的周末。

迈凯伦墨西哥称霸:维斯塔潘为何难及诺里斯杆位速度

周五练习赛后,比赛格局戏剧性转变。兰多·诺里斯在墨西哥城以惊人表现夺得杆位,而维斯塔潘仅列第五。墨西哥城赛道独特的高原环境,尤其在抓地力和轮胎表现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使迈凯伦得以优化排位赛调校,而红牛则受困于轮胎衰减。

此事为何重要:

迈凯伦在墨西哥意外超越红牛,凸显了在高海拔环境下轮胎管理与赛车平衡的重要性。这一结果或将深刻影响锦标赛走势,展示迈凯伦日益增强的工程实力和适应挑战的能力,是他们本赛季复苏的关键。

详情:

  • 周五状况:周五,维斯塔潘的红牛赛车前部响应灵敏,尤其在4-5号弯占优。但这种平衡牺牲了长距离的后胎寿命。
  • 迈凯伦优势:迈凯伦对后胎温度的良好控制,使其在排位赛中能调校出更具响应性的平衡,同时不损及长距离优势。
  • 连夜调整:红牛为管理后胎负荷,牺牲了部分前部响应;迈凯伦则依靠对后胎温度的信心,将赛车“更偏向前部”,寻求排位赛提速。
  • 诺里斯的感受:诺里斯形容他的杆位圈与摩纳哥表现相似,找到了罕见的“车头感觉”,信心十足,敢于冒险。
  • 红牛挣扎:维斯塔潘抱怨完全缺乏抓地力,其工程师也指出,在轮胎内外温和表面温度的组合上遇到困难,尤其对高燃油量跑动。
  • 轮胎结构挑战:2025年倍耐力前胎更硬的结构,加剧了轮胎温控难度,尤其在此特殊赛道。
    • 排位赛单圈中,胎温尚未稳定,更依赖新胎面。红牛周五的激进前部调校,在胎温稳定前就给后胎施加高负荷,导致长距离衰减。
  • 抓地力的“窗口”:光滑、低抓地力的赛道表面和低下压力(因空气稀薄),使得轮胎性能的最佳“窗口”非常狭窄。若轮胎核心与胎面加热不协调,则缺乏弹性或过热,形成抓地力下降的恶性循环。
  • 迈凯伦的优势:迈凯伦在轮胎、刹车和车身上优越的温度控制是这里的“金子”。他们能使用较小的冷却通道,减少稀薄空气下的空气动力学妥协,其后胎温控也为平衡的排位赛调校提供了宝贵灵活性。
  • 悬挂顺应性:9号弯出口的一个细微颠簸,持续干扰RB21,但未影响迈凯伦,表明迈凯伦悬挂即使在硬调校下也具一定顺应性。更高的顺应性通常意味着更好的轮胎处理。

字里行间:

尽管诺里斯表现出色,奥斯卡·皮亚斯特里已连续两场比赛挣扎,落后0.6秒,排名第八。迈凯伦领队斯特拉指出,皮亚斯特里擅长“大抓地力”,但仍在适应容易打滑的赛车,而诺里斯则能娴熟驾驭。这凸显了同一车队内部驾驶风格和赛车运用上的细微而显著的差异。

后续看点:

迈凯伦锁定杆位,红牛面临严峻轮胎挑战,墨西哥大奖赛预示着一场不可预测的比赛。法拉利(勒克莱尔和汉密尔顿起步位置优于维斯塔潘)也展现了强劲势头,预示着多队争夺领奖台的局面。关键在于哪支车队在高海拔的特殊条件下,能在整个比赛距离中更好地管理轮胎衰减和赛车平衡。

原始文章 :https://www.the-race.com/formula-1/mark-hughes-what-mclaren-is-doing-f1-mexico-g...

logoThe 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