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大因素阻碍诺里斯美国大奖赛夺冠之路
新闻摘要
诺里斯在COTA美国大奖赛冲冠失利,风向突变及勒克莱尔的软胎策略令他陷入不利。即使麦凯伦速度占优,也未能打破维斯塔潘的统治,错失了宝贵的胜利机会。
赛况速览
马克斯·维斯塔潘在COTA赛道(Circuit of the Americas)的完美周末不仅为他赢得了关键一场胜利,更让一度看似遥不可及的冠军争夺重新燃起希望。在还有五场正赛和两场冲刺赛的情况下,麦凯伦车队的兰多·诺里斯和奥斯卡·皮亚斯特里分别获得18和10个积分,给维斯塔潘(最多可获33分)带来了巨大压力。
比赛关键转折点
这场比赛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排位赛后突如其来的180度风向变化,以及查尔斯·勒克莱尔非常规的软胎起步。
为何重要:
- 诺里斯驾驶的麦凯伦赛车在比赛状态下速度明显不逊于维斯塔潘的红牛,但他却因策略受阻,无缘直接争夺胜利。
- 本场比赛展示了即使是风向变化、轮胎选择这类细微的外部因素,也能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比赛结果,即便赛车本身性能优异。
- 对于麦凯伦和诺里斯而言,这是一次错失良机的机会,未能将强大的赛车速度转化为潜在的胜利,凸显了F1比赛的微妙之处。
详细情况:
- 风向变化:风向发生剧烈变化,导致慢速弯道出现顺风。这使得软胎获得了必要的机械抓地力,但却严重惩罚了使用硬胎的赛车。
- 勒克莱尔的软胎冒险:法拉利车队和勒克莱尔选择了软胎起步,试图凭借更好的牵引力抢占先机。虽然他差点成功,但确实在起步后超越了诺里斯。
- 诺里斯因此前的一次冲出赛道经历,在T1弯选择了保守的内线,让勒克莱尔得以超车。
- 诺里斯被困勒克莱尔身后:尽管麦凯伦在比赛状态下速度远超法拉利,诺里斯却被困在勒克莱尔身后,不得不以法拉利的速度行进。第一圈结束时,维斯塔潘已领先1.4秒。
- 一停策略的制约:比赛条件的变化证实了法拉利软胎策略的正确性,因为硬胎对于一停比赛而言太慢了。这迫使包括麦凯伦在内的大多数车队,选择用中性胎跑长距离首段,以避免后期过长的软胎使用。
- 由于对轮胎磨损的担忧以及需要跑长距离首段,诺里斯无法在早期通过进站超越勒克莱尔,这进一步延长了他处于法拉利赛车尾部脏空气中的时间。
- 第二段重新追赶:诺里斯直到第21圈才超越勒克莱尔,但那时维斯塔潘已领先近11秒。诺里斯在第二段又浪费了时间,在法拉利提前进站后,他不得不再次超越勒克莱尔,而此时诺里斯使用的软胎已经跑了六个排位圈。
- 维斯塔潘的“不完美”胜利:维斯塔潘承认赛车并非完美,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平衡变化,但相比冲刺赛后驱抓地力受限的情况已有所改善。红牛模拟团队连夜工作,找到了更好的调校方案,并证明非常有效。
- 其他赛况:刘易斯·汉密尔顿采用传统的中性胎/软胎策略获得第四,险些被在COTA挣扎的奥斯卡·皮亚斯特里超越。安东内利与塞恩斯的碰撞为角田裕毅、霍肯伯格、奥利·贝尔曼和阿隆索等车手打开了低积分区。
读懂弦外之音:
诺里斯在第二段比赛中的稳健表现,包括在12号弯对勒克莱尔的关键超车,展现了他即便在严峻环境下仍具韧性。他工程师在管理轮胎温度方面的指导也对他找回节奏至关重要。比赛最后,他还因赛道边界违规收到警告。
接下来:
维斯塔潘对冠军的信心(他自己说是“50/50”)依然存在,但麦凯伦车队的挑战则更为复杂。他们需要仔细分析外部变量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策略和执行,以确保如此强大的赛车组合在剩余的关键比赛中不再被妥协。
原始文章 :https://www.the-race.com/formula-1/the-two-factors-that-ruined-norris-us-gp-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