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凯伦的内部策略或致诺里斯错失冲刺赛杆位
新闻摘要
迈凯伦的排位赛发车时机策略被指可能让诺里斯失去了冲刺赛杆位,最终马克斯·维斯塔潘受益。尽管迈凯伦整体表现强劲,但一次内部决策的‘后果’或影响了争冠机会,车队需在冲刺赛中证明实力。
迈凯伦在美洲赛道(COTA)的排位赛中,内部对兰多·诺里斯的发车时机设定,可能无意中让他失去了冲刺赛的杆位,最终让给了马克斯·维斯塔潘。
意义何在:
一次内部决策或其后果,可能改变了关键排位赛的竞争格局。对迈凯伦而言,在追赶红牛的过程中,最大化每一次机会至关重要,任何细微的自我限制都可能对他们的争冠前景和车队内部动态产生重大影响。
详情:
- 发车时机差异: 诺里斯的最终冲刺圈比维斯塔潘早了40秒以上,也比队友皮亚斯特里早了20秒。考虑到赛道演变、气温下降和轮胎橡胶累积,这可能造成了显著的圈速差距。
- 微弱差距: 诺里斯以0.071秒之差未能夺得杆位,这一微弱劣势很可能归因于他与维斯塔潘不同发车时段的赛道抓地力差异。
- 皮亚斯特里的表现: 尽管拥有更为有利的赛道时段,皮亚斯特里在排位赛中挣扎,最终获得第三,比诺里斯慢了0.3秒。
- 维斯塔潘的策略: 红牛借鉴了新加坡的策略,在最后一刻派出维斯塔潘,以利用最大的赛道抓地力。这一高风险策略奏效了,维斯塔潘在软胎上跑出了完美的Q3圈速。
- 赛段分析: 维斯塔潘在第一和最后一个赛段领先诺里斯,扭转了诺里斯在中段的优势。他在最后一个弯角展现了更强的牵引力,最终锁定了杆位。
- 中游惊喜: 尼科·霍肯伯格将他的索伯赛车带到了第四位,力压乔治·拉塞尔,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 法拉利的挣扎: 刘易斯·汉密尔顿和查尔斯·莱克勒克仅勉强进入Q3,分别排在第八和第十。赛车比杆位慢了0.85秒,在十支车队中速度排名第七。COTA赛道的颠簸和赛道末段的高速不适合法拉利赛车需要低趴以获得竞争性下压力的设定。
后续:
迈凯伦对后轮胎温度的优异控制,预计将在COTA这条高损耗赛道上成为重要优势,尤其是在预测的超高温天气下。然而,19圈的冲刺赛带来了不同的挑战。关键在于,这种固有优势加上诺里斯的纯粹速度,是否足以打破维斯塔潘在COTA的完美冲刺赛记录,或者排位赛的‘后果’是否会延续到正赛。
原始文章 :https://www.the-race.com/formula-1/mclaren-consequences-may-have-cost-lando-no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