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地面效应先驱彼得·赖特逝世,享年79岁
新闻摘要
F1地面效应先驱彼得·赖特辞世,享年79岁。他曾开创性地研发地面效应空气动力学,引入数据记录系统和主动悬挂,并推动了F1安全标准的提升。赖特的贡献深远影响了现代赛车设计与安全。
彼得·赖特:F1地面效应先驱与安全倡导者
为什么重要:
彼得·赖特的影响力远不止于开创地面效应;他还引入了F1的数据记录系统并开发了主动悬挂。他的工作直接带来了多个冠军,并显著提升了赛车安全,对赛车运动和整个汽车行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遗产至今仍在塑造F1赛车的研发方向以及对车手安全的重视程度。
细节:
- 早期创新: 1967年毕业于剑桥后,赖特在BRM车队开启了他的F1生涯,在那里他首次尝试通过车身而非传统翼来产生下压力。
- 地面效应突破: 在与托尼·鲁德(Tony Rudd)共事于莲花(Lotus)车队期间,赖特发现密封车身底部边缘是产生负压的关键,这促成了革命性的莲花78赛车以及1978年由马里奥·安德烈蒂(Mario Andretti)驾驶的、赢得冠军的莲花79赛车的开发。
- 莲花79的成功标志着F1赛车设计的一个范式转变,强调空气动力学效率和底盘下方气流。
- 数据记录先驱: 赖特是首位为F1赛车安装数据记录系统的工程师,他使用源自飞机的技术来收集实时性能数据,如今这项技术在赛车运动中不可或缺。
- 主动悬挂开发: 他后来转至莲花工程公司,在那里他参与了早期主动悬挂系统的研发,该系统于1983年首次亮相,并在1987年由埃尔顿·塞纳(Ayrton Senna)驾驶的莲花99T赛车上得到改进。该系统能让轮胎长时间保持最佳性能,如塞纳在底特律的无进站比赛所示。
- FIA安全倡导者: 埃尔顿·塞纳于1994年去世后,赖特成为FIA主席马克斯·莫斯利(Max Mosley)的顾问,在开发新的碰撞测试方法、赛道安全措施以及HANS装置和Halo的采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还致力于在F1引入这些技术一年前就研究了燃油效率引擎技术和能量回收系统。
宏观视角:
赖特的职业生涯跨越了F1创新的关键时期,从60年代末粗糙的空气动力学到21世纪先进的安全系统。他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性、科学方法,不仅深刻影响了赛车性能,也塑造了车手安全的基本原则,确立了至今仍在生效的标准。
展望:
彼得·赖特的离世标志着一位真正的赛车运动远见者时代的结束。他的回忆录《我怎么会走到这里?》(How Did I Get Here?) 详细记录了他非凡的旅程。他开创性的精神和对工程卓越的不懈追求,无疑将继续激励未来几代F1工程师和创新者。
原始文章 :https://www.motorsport.com/f1/news/peter-wright-1946-2025/10774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