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牛王朝危机:昔日霸主濒临崩塌
红牛正在分崩离析。 很难相信,这就是2023年凭借RB19横扫赛道的那支车队。仅仅一年后的2024赛季,他们跌至车队积分榜第三;而到了2025年,情况更加糟糕——车队排名第四,落后于迈凯伦、梅赛德斯和法拉利。在加拿大站之后,他们已经落后迈凯伦多达162分,距离200分大关也已不远。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这场崩塌并非一夜之间发生。从车手阵容问题、核心人员出走、高层权力斗争,再到完全失控的RB21赛车,所有问题在同一时间集中爆发。
维斯塔潘孤军奋战
维斯塔潘155分,角田裕毅10分。 这组数据足以说明红牛当前的处境。维斯塔潘依然是怪物级的存在。 他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将这辆“难以驾驭、不可预测”的RB21拖上领奖台,拿下2场胜利和5次登台。他能在车手积分榜上排名第三,完全靠的是个人天赋。看看加拿大大奖赛——仅以0.228秒之差落后乔治·拉塞尔获得亚军。在这样一辆赛车上还能跑出如此成绩,堪称奇迹。
反观角田裕毅,则举步维艰。他挤走了利亚姆·劳森才拿到这个席位,但在加拿大站后仅积10分。与维斯塔潘的表现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角田自己也承认,理解这辆赛车并找到圈速极其困难。当然,这并不完全是他的问题。
项目 | 维斯塔潘 | 角田裕毅 |
---|---|---|
积分 | 155 | 10 |
车手排名 | 第3名 | 第15名 |
分站冠军 | 2 | 0 |
登台次数 | 5 | 0 |
平均排位赛名次 | 第4.3名 | 第11.1名 |
红牛的二号车手问题由来已久。加斯利、阿尔本,甚至佩雷兹,都在红牛挣扎过。而他们离开后却在其他车队证明了自己,说明问题不在车手,而在于红牛的赛车和团队环境。
多年来,红牛的赛车设计始终围绕维斯塔潘的驾驶风格展开。他能完美掌控前轴敏感、后部不稳的赛车特性——这种特性对其他车手来说简直是噩梦。但对于其他人而言,这辆车根本无法建立信心,甚至连圈速都找不到。这是红牛自己为自己埋下的隐患。
米尔顿凯恩斯人才大逃亡
核心人才正成批离开。 场上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阿德里安·纽维转投阿斯顿·马丁,是一记致命打击。纽维不仅仅是设计师,更是红牛技术理念的核心灵魂。当他的意见开始被忽视时,内部矛盾的深度已可见一斑。
就连维修区传奇人物乔纳森·惠特利也选择了离开。正是他打造了F1史上最快、最精准的进站团队。如今红牛2025赛季频繁出现的进站失误,正是他离队的直接后果。
阿德里安·纽维、乔纳森·惠特利、罗布·马歇尔转投迈凯伦……红牛的三大支柱正在逐一崩塌。 克里斯蒂安·霍纳称这是“自然的发展过程”,但所有迹象都表明,这是一场严重的人才流失。那个让红牛称霸F1的体系,正在土崩瓦解。
赛道上的权力内战
霍纳 vs 马尔科:一场正在撕裂红牛的权力斗争。 自联合创始人马特希茨去世后,旧有矛盾全面爆发。霍纳主管车队运营,马尔科负责车手发展,两人各自拥有自己的权力基础。
维斯塔潘正处于这场斗争的中心。他是马尔科最坚固的盾牌。甚至有传闻称,维斯塔潘的合同中包含与马尔科职位挂钩的退出条款。而老维斯塔潘也公开站在马尔科一边对抗霍纳,使这场内斗更加复杂。
这场内部动荡也直接影响了纽维的离开。提拔角田裕毅而非利亚姆·劳森的决定,同样源于霍纳与马尔科之间的分歧。在F1,这种不稳定的环境就是毒药。 团队士气低落,人心浮动。赛道上的危机,正是场外政治混乱的直接体现。
RB21:问题儿童
如果没有维斯塔潘,RB21将是红牛史上最烂的赛车。 它本被设计为RB19/RB20的进化版,却最终变成了一辆难以驾驭的“怪兽”。这是第一辆在纽维未完全主导下设计的红牛赛车,他的缺席处处可见。
工程师和车手都形容RB21“情绪化、反复无常、难以预测”。难怪如此。
最致命的弱点是极端的轮胎磨损和过热问题。与迈凯伦的对比尤为明显。就连维斯塔潘也承认:“前几圈我能跟住迈凯伦,但一旦轮胎开始过热,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这就是为什么红牛排位赛尚可,正赛却一落千丈。
性能对比 | RB21 | MCL39 | SF-25 | W16 |
---|---|---|---|---|
排位赛速度 | 挣扎 | 出色 | 强劲 | 稳定 |
轮胎管理 | 极差 | 出色 | 良好 | 良好 |
高速弯表现 | 强劲 | 出色 | 强劲 | 强劲 |
低速弯表现 | 弱 | 强劲 | 良好 | 良好 |
驾驶可控性 | 有限 | 多面手 | 均衡 | 多面手 |
红牛陷入了成功的陷阱。过去那种牺牲稳定性、只为极致性能而围绕天才车手打造赛车的开发哲学,如今成了他们最大的软肋。而迈凯伦等对手则打造了更均衡、高效且易于驾驭的赛车。RB21的失败并非偶然——在失去压倒性性能优势和纽维之后,这是开发路径不可持续的必然结果。
2026:救赎还是毁灭?
红牛现在正为生存而战。 2025赛季从领导层内斗开始,迅速演变为全面危机。
剩余赛季的目标已不再是争夺领奖台,而是止损与学习。重点不在于登上多少次领奖台,而在于能从RB21身上学到多少经验。
在一片绝望中,红牛唯一的希望是2026年红牛-福特动力单元项目。新动力单元规则的推出,为车队提供了重新洗牌的机会。这也是红牛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挑战——自研动力单元。
福特方面表示项目“进展顺利”,但也承认其复杂性极高,且相比现有引擎制造商处于明显劣势。这一豪赌的成败,将决定红牛的未来命运。
红牛2025年的崩塌,归根结底是领导层的失败。高层的权力斗争制造了不信任与动荡,导致顶尖人才纷纷出走。最终,一个失去方向的技术团队造出了这辆无法驾驭的RB21。
红牛正站在十字路口。在解决技术问题之前,他们必须先弥合内部的政治裂痕。一支分裂的车队,永远无法夺冠。2026项目既是他们重返巅峰的最大希望,也是可能彻底失去一切的最大风险。
红牛,还能再站起来吗?全世界的F1车迷,正紧紧盯着米尔顿凯恩斯的一举一动。